基于科普与旅游相结合的科普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考

作者: 杨铭铎、陈可、吕强、迟亮 【 转载 】 2022-01-30

摘要随着人们对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不断增长,科普工作与其他产业结合的趋势日益增强,以科普与旅游相结合的科普产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旅游科普的特征和意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对现阶段科普与旅游结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科普科普产业发展对策

 

当前,全民科学素质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而科普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基础性地位已达成广泛共识。在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大力推进科普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产品,以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等多层面的科普需求I,然而,现阶段的科普,已经由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逐渐发展成公众理解科学传播、双向交流互动的崭新模式,即以一种新的社会需求导向出现。以旅游作为科普工作的载体是与科普服务产品相关的,旅游科普凭借其趣味性和娱乐性,既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同时又是科普产业发展过程中极具潜力的重要内容。如何把科普与旅游良好地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科普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普与旅游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以旅游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满足知识传播、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将产生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四大效益I,鉴于目前国内旅游业和科普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公众需求的转变,把两者相结合是必要的,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政策和法规上来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具体措施。科普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决定》为科普工作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使科普通过旅游走向专亜化、产业化指明了方向,此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提出的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五类重点人群进行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了全民参与,这就为我们以旅游作为科普活动的载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提供了整合的理论基础。再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提出“推动研究制订科普产业相关政策“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培育科普新兴产业”,为科普与旅游相结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尤其是在2012年7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切实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让我们意识到科普重要性的同时,增强了我们以创新的模式来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的理念和信心。

从科普与旅游自身性质和特征上来看

科普与旅游的联姻成为必然,除了有一定的政策和法规支撑外,还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既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度、协同性日益增强。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⑴。如果说服务是旅游的特征和关键,那么文化就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对于同时具备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特征的科普产业而言,它不仅为满足公众科普需求提供服务产品,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融入了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等文化的内涵。科普与旅游,两者之间存在着文化互动的关系,因此,基于文化内核的旅游科普既能成为科普的一种新形式,又可以为旅游增添新的内涵;既是做好科普事业的一个新方向,还能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发挥两者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三)从我国旅游科普的发展现状上来看

以旅游为载体的科普方式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且得到大力发展。在北京,以中关村为中心,形成了10多条科技旅游专线、涵盖30多个景点的科普旅游网。上海的科普教育基地,如上海科技馆,上海航空科普中心,上海天文台、地震台、航天设备总厂及一些大学的研究室、实验室、陈列室对外开放后,一年四季游客盈门口。由此可见,我国不仅在传统的科技场馆和园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如“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新型的旅游科普模式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科普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科技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但从全国来看,旅游科普的发展在一些地方仍属于空白,一些地方虽有所开展,但还处于规模小、层次低的起步阶段,对旅游科普的理论研究也有待于全面深入地开展。

因此,对于“科普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且可行的。随着社会普遍的科普需求和高层次旅游动机的不断产生,科普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旅游科普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指日可待。

、旅游科普的特征与意义

目前,我国对旅游科普理论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各界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也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从开展科普工作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科普是科普体系的子系统,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和自然资源,通过旅游形式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一种科普方式⑶。其核心内涵是对旅游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普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向公众普及推广科学知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辅助性措与其他科普活动形式相比,以旅游作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它的发展以带有科普功能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自然资源作为吸引物,包括国家公园、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区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以文化知识资源为吸引物,包括科技场馆、博物馆等具有浓厚教育色彩的旅游活动。这两类资源同时从属于科普资源种类细分中的设施类和活动类,这些在科普和旅游两个层面上内容有交叉融合的资源,可以通过旅游科普的途径向公众传播知识,从而发挥它们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第二,旅游科普具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科普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拉近科学和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旅游科普集休闲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给人带来枯燥无趣感受的科普教育方式,增强了“科”的亲民性,并使之融入日常百姓生活。在此过程中,人们既能学到科技知识,开阔眼界,又能享受旅游带来的娱乐和放松,因而,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第三,旅游科普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科普与旅游的结合,不仅具有较强的社会和文化辐射作用,从产业角度来看,旅游产业与科普产业两者还可形成互为支撑,共赢互利的格局。一方面,科普专线可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打破当前旅行社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产业低利润状态,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游山玩水”中增长科学知识的科普形式,群众接受程度高且科普效果显著,成为了现代科普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有利于改善科普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状,未来还有可能形成新业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科普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构成旅游科普的核心内容,能够带动以旅游业为主的交通、住宿、餐饮、商业、金融、房地产、文化艺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⑸。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安全、林业、教育、环保、保险等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四、旅游科普模式的探讨

科普模式问题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旅游科普模式,即通过旅游的形式进行科学普及的不同类型。一般而言,由于科普事业所具有的公益性质,要发展科普产业,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两条腿走路”,来实现旅游产业和科普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由于采用了市场机制,科普投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它可以是企业、民间、外资,也可以是他们的混合,或者是他们与政府的混合。鉴于科普旅游模式研究还不甚成熟,这里基于科普资源和旅游产品层次的角度,对旅游科普模式进行简要的分类和概括。

()观光型旅游科普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主题公园和科技园区游,凭借自然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或者现代工业厂区、农业园区及高新科技园区为旅游吸引物,以了解、体验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旅游科普活动类型。

()体验型旅游科普模式

该模式主要指以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等展览、观测场所为依托的旅游科普类型。工作之余到科技馆、博物馆观光游览,进行科技知识充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研究型旅游科普模式

该模式是对旅游科普资源更深层次的开发,包括各类科研院所游、自然科考游和科技论坛等旅游活动,面向真正的科技专业人员及科技文化爱好者,为他们所开设的是能真正完全体现科技价值的旅游产品。由于这一层次的科技旅游产岸科技含量较高,科技旅游产击具有特殊性,因此,它的受众范围小。

(四)综合型旅游科普模式

该模式涵盖了丰富的科普内容,以面向青少年的科技夏令营和科技会展旅游活动为主要形式,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展示与教育。依托各类科普场所,组织群体性的旅游活动,满足青年和相关专业群体求知、休闲的需求。科技会展则以举办一定规模的展览为核心,吸引包括参展商、与会人员、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在内的科技爱好者,是一种新型综合性的旅游科普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游客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五、科普与旅游相结合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的对策

(―)政府层面

加强旅游科普宣传,使之走向市场化

首先要调整观念,要有创新意识,让公众了解旅游科普的意义和价值I,对发展科普产业来说,就是要走出象牙塔,要面向市场讲经营,改变科普场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状I,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的价值,各级政府不能再“守株待兔”,应高度重视旅游科普即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形成系统的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公众的旅游科普动机和参与热情,扩大影响,营造全民热爱科学、参与科普的氛围;还要注重市场的开发,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

加强扶持力度,发挥引导作用

许多西方国家对科普产业十分重视,把旅游科普作为一种重要的产品加以开发,甚至把它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并为此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旅游科普运行和管理机制,推动了科普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科普产业化起步较慢,目前处在国家产业体系的弱势地位。因此,基于科普与旅游相结合来发展科普产业,亟待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首先是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应从旅游和科普两个角度出发,寻找两者间的切合点,制定有利于旅游科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旅游科普发展创造规范的行业环境。其次是资金保障。政府应在旅游科普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整治和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政府应在当前投资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以立法形式制定投资旅游科普的优惠政策,通过建立旅游科普专项基金等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科普环境

由于旅游科普涉及的领域众多,政府在加强对科普场地的建设和完善之外,还应重视与旅游科普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从而进一步鼓励新型科普业态的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诸如住宿、餐饮和交通条件的完善,信息系统的构建,旅游、科普和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优秀服务团队的建设工作等。

()企业层面

整合旅游科普资源,合理开发规划

我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经过近年来科普场所的不断完善,几乎涵盖了旅游科普需要的所有资源要素。但是,“盘”资源需要企业的介入,通过市场配置将散在各处的“珍”串起来,设计整合形成特色旅.游科普产品.向社会推出,为用求新卽的人们提供更多形的出游“菜单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旅游科普资源的开发,要迎合现代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为满足现代人“求奇、求新、重体验”的旅游科普需求,在内容上要强调体验性与可参与性,形式上要求新颖独特I,

第二,旅游科普资源的开发,要突出资源的科普特色。各类旅游科普产品,要能够体现地方科技、产业特色,要与当地旅游资源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国内整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I,

第三,旅游科普资源的开发,要在政府引导下,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通过广泛利用社会的各类资金,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产业发展的多样化。

创新旅游科普产品,走品牌化道路

《科普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强调:科普产业作为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知识产业,“创”是科普产业进入市场机制的“入场券,,[7]0国内目前的旅游科普产品主要分为:工业旅游科普产品、农业旅游科普产品、科技场馆旅游科普产品和青少年素质训练旅游科普产品四大类I,我国旅游科普资源丰富,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品质优良,这是我国开发高质量旅游科普产品的优势。但是资源丰富也带来了择优选择的难题,目前我国旅游科普产品针对性不强,个性化强的线路少,精品线路更是不多,大批主题雷同的旅游科普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形成“扎堆效应”⑻。主题定位鲜明和产品创新是将来旅游科普发展的方向。因此,企业在旅游科普产品的设计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要避免产品重复开发,依托现有资源,注重特色,对产品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策划和实施具有特色的旅游科普项目和开展大型专题旅游科普实践活动,形成具有竞争力旅游科普品牌,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满足不同目标客源市场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普产业新的发展I,

(三)非政府组织层面

成立旅游科普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监管职能

为了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科普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符合科普产业发展总体要求,除了法律约束外,还应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在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规范企业行为,弓I导部门决策。因此,行业组织应有足够的权威性,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对旅游科普进行整体的管理和规划,确保其有序发展。

积极开展旅游科普研究工作,坚持理论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科普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持续发展需要依靠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国内对旅游科普的研究尚未成熟,许多内在要素的关联需要厘清。旅游、科普服务机构,相关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校,都应当加强研究工作,重视旅游科普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及产业业态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科普产业发展的途径,强化科普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支撑。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旅游科普设立研究项目、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和实施等方式,凭借其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将有效地促进科普产业的发展。

调动旅游科普从业人员积极性,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保障是科普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建设一支由大批年龄、专业、专业技术职务、学历等方面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普研究队伍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旅游岡普人力资源的质暈,确保砂普产业的健康利持续发展:首先,探索和逢立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人培养和教育机制“尝试建立以科协组织为核心、以各类旅游职业院校为依托、以各类科普场馆和景区等旅游资源为实践基地的旅游科普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旅游科普高级管理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未来科普文化旅游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I,

其次,推动知识教育和人才培训规范化和标准化I,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培训标准,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和科普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将旅游科普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上升到管理和宏观指导的高度,有效完成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全员岗位培训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全民参与意识。科普工作应在专职人员的引导和带动下,形成政府、科学家、科学文化精英、传媒、文化商和产业界的联合阵营,按照市场规律,做大科普产业通过宣传、学校基础教育等方式提高大众的旅游科普服务意识,加强社会各群体对科普工作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 杨铭铎.构建黑龙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战略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1(3):112-115.

2] 段宁,吴高盛.我国应大力发展旅游科普产业JJ.科协论坛,2008(7):39-40.

3] 杨铭铎.促进科普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NJ,黑龙江日报,2012-02-27.

4] 何丽.质的研究方法在科普研究中的应用JJ.科普研究,2009(6):54.

5] 周凤杰.旅游与科普的联姻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J.渤海大学学报,2006(28):100-103.

6] 彭建良,龚勤旅.旅游城市发展科普旅游产业的探讨JJ.科技和产业,2009(2):17-19.

7] 任福君,张义忠,周建强,等.中国科协科普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R].2010.

8] 靳涛.我国科技旅游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J].研究与探索,2005(9):11-13.

9] 任福君.搭建科普研究资源平台,促进科普事业发展JJ.科普研究,2006(3):9.

作者简介杨铭铎,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科学普及管理;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204号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