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打造蔬菜产业特色品牌调研报告

作者: 政协泾川县第九届委员会 【 转载 】 来源: 政协泾川县委员会 2022-01-28

为全面了解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问题,不断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县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16日,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太平镇盘口村设施蔬菜园区、罗汉洞乡南河村设施蔬菜园区、泾明乡算李子村设施西瓜园区、雄发果蔬保鲜公司和王村镇燕雷村蔬菜园区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听取了相关部门及部分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强化科技支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打造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加快了蔬菜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步伐,促进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园区规模持续扩大按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建设泾汭河川区国家级蔬菜园为主线,全力推进规模化发展,采取以田换田、倒兑地块等方式流转土地,集中产业用地,分户经营管理,实现了产业规模化发展。集中建成汭丰镇枣林子村、王村镇完颜村等设施蔬菜产业园48个,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200亩,建成王村镇王村村、章村村等高原夏菜基地,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8万亩。招商引进浙江惠庆生态农业公司等外地客商,引导组建西瓜专业合作社3家,搭建拱棚25561座,种植大棚西瓜1.14万亩。同时,不断加强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落实蔬菜园区路、电、渠等设施,加快农产品产地预冷、冷链运输、物流配送建设,有效提升了园区建设水平和规模。 

(二)大力推广新优技术,科技含量显著提升。以“质量兴农、科技兴菜”为引领,积极打造优质、安全、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新技术集成应用,加强与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合作交流,引进适合我县栽植的新优品种112个。推广春提早、秋延后两茬栽培模式和纯种、粮菜套种、瓜菜间作、复种等种植模式,应用集约化育苗、错期播种、全膜四垄三沟旱作节水栽培、水肥一体化、生物农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蔬菜产品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三)不断规范生产技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坚持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加大尾菜处理力度,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为创建绿色蔬菜品牌夯实了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指导企业和乡镇做好追溯平台信息录入和监管监测等各类数据采集上传。设立蔬菜质量监测点30个,定期开展产地土壤、灌溉水质、大气环境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快蔬菜品牌创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申请认证了“回中牌”“泾丰牌”和“贡池牌”等一批特色蔬菜品牌,泾川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多措并举加强服务,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菜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订单生产,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购销等措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包乡镇、园区,从整地、施肥、轮作倒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广大菜农的科学种植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了财政补助资金和金融信贷扶持的资金保障机制,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经过多年的努力,蔬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种植、市场化运作、商品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 

(一)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全县蔬菜保鲜贮藏、深加工、产品销售等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拉动蔬菜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蔬菜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制约了蔬菜产业的长足发展。 

(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全县蔬菜产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菜农仍然没有摆脱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相对稳定的产量和供应能力,适应不了更大市场的需求,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三)品牌效应还不明显。虽然申请认证了一批特色蔬菜品牌,但产业品种结构单一,没有特色优势农产品,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牌优势。同时,品牌宣传缺乏科学有效的谋划和运作,品牌宣传的深度广度仍不够,对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积极主动性。 

(四)营销方式亟需转变。蔬菜销售渠道还不畅通,无论营销企业还是普通菜农,营销方式普遍原始落后,仍以坐等客户上门收购、市场零售为主,缺乏营销的主动性,市场营销网络还未真正建立。 

(五)服务体系不尽完善。从调研情况看,全县蔬菜生产管理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部门协作配合不够主动流畅,产业发展安全监测、技术保障、销售服务、风险防控等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今后发展蔬菜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筑牢产业发展基础。要抓住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提升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出台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申报、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国家和省市支持的政策性资金,积极向龙头企业倾斜;要列支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在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使其在引导蔬菜生产上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经营主体,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引导转变经营模式。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分散经营户以入股的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菜农产前、产中、产后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规范发展新型业态。积极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旅游观光采摘园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规范专业合作社发展,切实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运行达标率,使专业合作社在组织菜农发展现代农业上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实现蔬菜产供销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集贮藏、加工、运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办蔬菜基地、开展贮藏加工、完善物流冷链、拓宽营销网络,进一步延伸蔬菜产业链条,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健全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产品质。一是健全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县级蔬菜检测机构建设,加快乡镇蔬菜速测点和市场、超市、重点加工企业检测点建设,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二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要持续抓好良种及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蔬菜新品种,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在巩固现有大棚、拱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新技术,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三是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要建立蔬菜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广蔬菜生产商业保险,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蔬菜保险保障体系。 

(四)加强宣传推介,增强产业品牌效应。通过参加农博会、蔬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在主干道路沿线设立标志牌,加强新型媒介宣传等,进一步提高地方蔬菜品牌的影响力。要继续做好绿色无公害蔬菜认证工作,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组织及个人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努力扩大认证品牌蔬菜的基地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要以拓展外部销售市场为方向,使蔬菜产业走进高端市场,拓宽农超对接,实现产品直销,引导专业合作社、蔬菜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办网店,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升泾川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抓住天津市武清区对口帮扶的机遇,借助美菜网等平台,打开泾川蔬菜外销渠道,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