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的通知

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部署,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现启动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指南见附件1)。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应注重产学研结合、整合省内外优势资源。

  申报单位为省外地区的,项目评审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港澳地区高校院所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粤科规范字〔2019〕1号)文件精神纳入相应范围。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经竞争性评审,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管理。入库项目在满足科研机构、科研活动、主要团队到广东落地,且项目知识产权在广东申报、项目成果在广东转化等条件后,给予立项支持。

  (二) 坚持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鼓励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原则上应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或中青年创新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必须有自筹经费投入,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原则上不少于70%;非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原则上不少于50%。

  (三)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申报单位总体不受在研项目数的限项申报约束,申报单位应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注重加强资源统筹和要素整合,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原则上同一项目牵头单位与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含),参加人员不超过15名。不鼓励同一研究团队或同一单位分散力量,在申报同一专项(或专题)时,同一研究团队原则上只允许牵头1项或参与1项,同一法人单位原则上只允许牵头及参与不超过3项,否则纳入科研诚信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四) 项目负责人应起到统筹领导作用,能实质性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防止出现拉本领域高端知名专家挂名现象。

  (五) 项目内容须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各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须签署《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模板可在阳光政务平台系统下载,须加盖单位公章)。项目一经立项,技术、产品、经济等考核指标无正当理由不予修改调整。

  (六) 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按实申报,且应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要求。牵头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实力或资源整合能力,承担项目的核心研究组织任务,原则上应分配最大的资金份额。

  (七)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

  1.项目负责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

  2.项目负责人有在研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未完成验收结题(此类情形下该负责人还可作为参与人员参与项目团队);

  3.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

  4.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或重复申报;

  5.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

  6.省内单位项目未经科技主管部门组织推荐;

  7.有尚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8.违背科研伦理道德。

  (八) 申报项目还须符合申报指南各专题方向的具体申报条件。

  二、申报方式

  (一) 项目申报采用在线申报、无纸化方式,符合指南申报条件的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http://pro.gdstc.gd.gov.cn)”提交有关材料,必要的技术、财务、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承诺函、推荐函等佐证支撑材料请以附件形式上传。确有不宜通过网络形式提交的,由申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科技厅严格把关后可走线下申报。

  (二) 项目评审评估过程中需要提供书面材料的,由专业机构另行通知提交。

  (三) 项目按程序获得立项后,项目申报书、任务书纸质件再一并报送至省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均需签名、盖章,提交时间及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三、评审及立项说明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由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对申报项目的背景、依据、技术路线、科研能力、时间进度、经费预算、绩效目标等进行评审论证,并进行技术就绪度和知识产权等专业化评估:

  (一) 技术就绪度与先进性评估。本专项主要支持技术就绪度4~6级的项目,项目完成时技术就绪度一般应达到7~9级,原则上项目完成后技术就绪度应有3级以上提高(技术就绪度标准见附件2),各申报单位应在可行性报告中按要求对此进行阐述并提供必要的佐证支撑材料(可行性报告提纲可在阳光政务平台系统下载)。

  (二) 查重及技术先进性分析。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照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历年资助项目与广东省科技计划历年资助项目,对拟立项项目进行查重和先进性等分析。

  (三)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项目研究成果一般应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请各申报单位按照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见附件3)的有关要求,加强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提出项目的高质量知识产权目标,并在可行性报告中按要求对此进行阐述并提供必要的佐证支撑材料(可行性报告提纲可在阳光政务平台系统下载),勿简单以专利数量、论文数量作为项目目标。

  拟立项项目按程序审核报批后纳入项目库管理,视年度财政预算及项目落地情况分批出库支持,结合项目进展分阶段拨付财政资金。

  同一指南中的同一项目方向(或课题),原则上只支持1项(指南有特殊说明的除外),在申报项目(或课题)评审结果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予以并行支持。

  四、申报时间

  申报单位网上集中申报时间为2020年8月6日~2020年9月5日17:00时,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11日17:00时。

  五、联系人及电话

  1. 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专题业务咨询):任志超,叶毓峰020-87688200、83163906

  2.业务受理及技术支持:020-83163930、83163338

  3.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综合性业务咨询):司圣奇 020-83163838


  附 件: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3059606.html

1.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2.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及细则

3.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省科技厅

  2020年8月4日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

(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指南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重要部署,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推进我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按照《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经前期调研、专家论证,结合省内重大技术和产业需求,形成了《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

  为提高项目组织的公平性、科学性和精准性,现将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国内科研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准备申报。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按照附件2格式要求填写,并以单位名义于2020年5月31日前通过本网站提交。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领域专家,认真研究反馈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指南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征集到的意见将不再一一反馈、回复。

  联系人:任志超、叶毓峰

  电 话:020-87688200、83163906


  附件:1.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2.申报指南意见反馈表。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5月24日


2020 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精准农业”

(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 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水产养殖业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营养和收入来源。广东海岸线全国最长,是我国水产养殖、消费和出口大省。在“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广东水产养殖业取得显著的成就,为水产养殖做出重要贡献,但仍面临空间布局不合理,养殖模式与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粤北生态发展区种植-养殖生态融合发展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乡村振兴带动能力不强;沿海经济带水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进程缓慢;珠三角核心区的传统养殖模式,急需精准自动智能技术生产绿色水产品。 
为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撑引领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启动实施“精准农业”(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重点专项。本专项根据广东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绿色水产品生产全链条,在良种选育技术、病害防控技术、精准功能性饲料和养殖模式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促进广东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0 年度专项指南设置六个专题,共 13 个研究方向。所用项目应整体申报,须涵盖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原则上同一研究方向支持 1 项,评审结果靠前且技术路线不同的项目可并行支持。项目实施周期 3~5 年。


专题一:批量化精准良种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 1.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良种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根据水产种业发展需求,针对石斑鱼、黄鳍鲷、卵形鲳鲹、花鲈等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生长、抗病、饲料高效利用等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复杂性状基因遗传网络,构建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模型,开发全基因组分子育种芯片,批量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潜力大的新品种新品系,进行养殖应用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培育生长速度提高 30%的新品种新品系 3 个以上,抗病力提高 20%的新品种新品系 3 个以上,每个新品种新品系养殖示范面积 300 亩或工厂养殖示范面积 2000m2 以上;申报新品种 1~2个。
2.每个物种完成 3 个以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网络分子解析;每个性状鉴定基因组水平显著数量性状座位(QTL)1 个以上,核心标记解释的性状表型值 15%以上。
3.开发分子育种 SNP 芯片 1 套以上,每套芯片包含与 2 个以上表型性状呈基因组水平显著关联的标记及遗传背景分析标记- 5 -20000 个以上。
4.建立一套针对 3 个以上表型性状的全基因组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体系。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 2.特色淡水养殖鱼类精准良种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根据水产种业发展需求,针对鳜鱼、罗非鱼、大口黑鲈等南方特色淡水养殖鱼类生长、食性及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复杂性状基因遗传网络,构建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模型,开发全基因组分子育种芯片,批量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潜力大的新品种新品系,进行养殖应用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培育生长速度提高 30%的新品种新品系 2 个以上,抗病力提高 20%的新品种新品系 2 个以上,鳜鱼和大口黑鲈饲料驯化率达到 80%以上的新品种新品系 2 个,每个新品种新品系养殖示范面积 300 亩或工厂养殖示范面积 2000m2 以上;获得新品种 1 个以上(含 1 个)。
2.每个物种完成 2 个以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网络分子解析;每个性状鉴定基因组水平显著数量性状座位(QTL)1 个以上,核心标记解释的性状表型值 15%以上。
3.开发分子育种 SNP 芯片 1 套以上,每套芯片包含与 2 个以- 6 -上表型性状呈基因组水平显著关联的标记及遗传背景分析标记20000 个以上。
4.建立一套针对 2 个以上表型性状的全基因组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体系;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 3.南方特色虾贝类精准良种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根据水产种业发展需求,针对斑节对虾、墨吉对虾、牡蛎等南方特色养殖虾贝类生长及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复杂性状基因遗传网络,构建分子育种模型,开发分子育种芯片,批量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潜力大的新品种新品系,进行养殖应用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培育生长速度提高 30%的新品种新品系 3 个以上,抗病力提高 20%的新品种新品系 3 个以上,每个新品种新品系养殖示范面积 300 亩或工厂养殖示范面积 2000m2 以上;获得新品种 1~2个。
2.每个物种完成 3 个以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网络分子解析;每个性状鉴定基因组水平显著数量性状座位(QTL) 1 个以上,核心标记解释的性状表型值 15%以上。
3.开发分子育种 SNP 芯片 1 套以上,每套芯片包含与 2 个以- 7 -上表型性状呈基因组水平显著关联的标记及遗传背景分析标记20000 个以上。
4.建立一套针对 2 个以上表型性状的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体系。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三) 申报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

专题二:绿色生态和工程智能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1.绿色生态高效稻田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为满足水产生态养殖转型升级技术需求,针对克氏原螯虾、禾花鲤、黄鳝等水产养殖品种,建立稻田高效水产养殖模式;开发稻田养鱼高效利用专门化人工配合饲料;评价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生态、化肥农药减施效应;在粤北地区开展应用和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建立稻田克氏原螯虾、禾花鲤、黄鳝等水产养殖品种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各 1 套。
2.建立养殖技术标准规程 3 套以上。
3.开发稻田水产养殖专用饲料 3 个以上,每个品种至少 1种,饵料系数低于 1.3,种养系统饵料氮磷利用率超过 80%。
4.每个品种综合种养模式在粤北集成示范 200 亩(连片)以上。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 2.绿色健康工程智能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根据水产生态养殖转型升级需求,针对可工程集约化养殖的鳜鱼、大口黑鲈、花鲈等,研制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的增氧和饵料投喂设备;集成在线实时水质检测技术,研制水体自动化交换控制系统,构建养殖水体循环处理系统;建立绿色健康集约化养殖模式,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应用和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突破鳜鱼、大口黑鲈、花鲈等集约化养殖鱼类工程智能化养殖技术各 1 套,建立环保绿色集约化养殖模式各 1 套。
2.开发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增氧装备 1 套、投饵装备 1 套。3.集成在线实时水质检测系统 1 套,开发水体自动交换控制系统 1 套,建立养殖水体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1 套,养殖水体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4.每个品种建立养殖技术标准规程 1 套。
5.每个品种绿色工程智能化养殖模式在珠三角地区示范 200亩(连片)以上。
6.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产学研联合申报。

专题三:重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 1.养殖鱼类重要疾病安全高效疫苗研发和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重要研制鱼类虹彩病毒病、链球菌病、弧菌病等主要病害问题,重点研发新型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多联疫苗;研制主要养殖鱼类疫苗自动化接种装备;开展疫苗免疫技术集成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开发灭活疫苗 3 个、多联疫苗 2 个、减毒活疫苗 1 个,疫苗免疫鱼类攻毒保护率超过 80%,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 1 个(含 1 个)以上。
2.研制高效自动化鱼类疫苗注射机 1 台,单通道每小时注射免疫超过 3000 尾鱼。
3.每种疫苗免疫接种鱼类 20 万尾。
4.制定接种规程和免疫效果评价标准 3 项以上。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由高校、研究所牵头。

项目 2.养殖虾蟹重要疾病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肝肠胞虫病、肝胰腺坏死症、白便综合症等,罗氏沼虾铁虾病、水泡病等,青蟹呼肠孤病毒病等,阐明疾病发生生态学机制,建立虾类种苗无特定病原(SPF)净化生产技术;开发虾蟹病害生态防控技术、对虾病害工程化防控技术;开展生态防控技术集成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建立对虾和罗氏沼虾 SPF 苗净化生产技术各 1 套。
2.开发对虾、罗氏沼虾、拟穴青蟹重要疾病生态防控技术各1 套,示范面积 300 亩(连片),减少病害损失 20%。
3.开发对虾主要病害工程化防控技术 1 套。
4.制定生态防控技术规程 3 个(含 3 个)以上;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由高校、研究所牵头。

专题四:精准功能性配合饲料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 1.鱼虾苗和亲本培育营养需求及人工配合饲料开发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鳜鱼、大口黑鲈等苗期开口人工配合饲料和亲本促性腺成熟排卵人工配合饲料缺乏,重点解析苗期营养生理及营养需求、亲本促性腺成熟营养需求等;开发覆盖苗种全程培育的人工配合饲料;开发促亲本性腺成熟和排卵的人工配合饲料;建立饲料配方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展人工配合饲料应用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构建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乌鳢、鳜鱼、大口黑鲈等苗期和亲本营养需求数据库各 1 套;
2.开发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鳜鱼、大口黑鲈等苗期微粒饲料配方各 1 个,饲料生产工艺各 1 套;消化吸收率大于 85%;
3.开发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亲本培育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各1 个,生产工艺 1 套;
4.每种饲料生产 2 吨以上;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项目 2.鱼虾精准营养功能性配合饲料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对虾、乌鳢、花鲈、石斑鱼等在不同养殖环境、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对不同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特性,建立不同环境和生长阶段精准营养数据库;开发精准的促生长和抗病的功能性配合饲料;建立各生长阶段的功能性饲料投喂策略;开展养殖应用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构建对虾、乌鳢、花鲈、石斑鱼等的精准营养需求数据库各 1 套;
2.开发对虾、加州鲈、花鲈、石斑鱼等精准抗病和促生长功能性饲料各 1 个;降低氮磷排放 3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 10%,抗主要病害能力提高 10%,饵料系数降低 10%;
3.构建对虾、乌鳢、花鲈、石斑鱼等不同养殖阶段精准投饲策略和规范各 1 套;
4.精准营养功能性饲料生产示范 1000 吨以上;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专题五:水产品智能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 1.虾类智能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对虾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重点研发对虾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去头、剥壳、去肠装备;研制全自动对虾加工生产线;研发集成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虾系列餐桌食品和休闲食品;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加工和餐桌食品生产产业化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开发对虾自动化智能化(去头、剥壳、去肠)生产线 1条;
2.开发对虾餐桌食品 4 类以上;虾肉和副产物休闲食品 2 个以上;
3.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各 2 个,全虾综合利用率提高20%;
4.餐桌食品和高值化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1 个;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项目 2.鱼类智能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鱼类加工人力短缺,加工效率低,鱼干制作受季节影响等共性关键问题,重点研发罗非鱼、大口黑鲈、花鲈、草鱼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去头、去鳞、去内脏、切片等装备;研制全自动鱼类加工生产线;研制可周年生产淡水鱼干的低温干燥设备及技术;集成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鱼类餐桌食品和鱼干系列产品,进行产业化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开发鱼类自动化智能化(去头、去鳞、去内脏、切片)加工生产线 1 条;鱼干干燥设备 1 套,周年生产鱼干技术 1 个;
2.开发罗非鱼、大口黑鲈、花鲈、草鱼等餐桌食品各 1 种以上;淡水鱼干产品 2 种以上;
3.开发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 2 个,产值提高 50%以上;
4.餐桌食品和高值化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各 1 个;
5.获得授权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专题六:智慧渔场精准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 1.陆基池塘智慧养殖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水产养殖环境影响因子多复杂,养殖标准人工操作难以实施等问题,为使水产养殖朝工业化方向发展,重点研发池塘养殖水体环境关键理化因子的实时监测与传输技术;研究鱼虾生长与温度、溶解氧、氨氮、亚硝氮、pH、盐度等理化因子关系,建立相关性数学模型;研究鱼虾健康、患病、环境胁迫等状况的行为特征,建立行为特征自动识别系统;构建基于实时养殖环境信息、行为信息、生长信息等的智能饵料投喂控制系统、水质调控系统等;研发无人渔场管控云平台及客户端软件;开展智慧养殖场综合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开发 1 套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实时感应与传输技术,实现可视化;
2.建立鱼虾生长与环境理化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 2 套;
3.建立自动识别鱼虾健康、患病、环境胁迫状况下的行为特征自动系别系统 2 套;
4.构建智能化的饵料投喂控制系统 1 套、水质控制系统 1套;
5.开发无人渔场综合管控系统 1 套;
6.无人管理池塘养殖鱼虾示范面积 300 亩以上;
7.获得高质量发明专利 1 件(含 1 件)以上,软件著作权 3件(含 3 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项目 2.深远海光波互补养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研究内容。
针对南海深远海养殖产业平台关键装备和核心养殖技术实际需求,研究太阳能和波浪能互补技术,建设半潜式波光互补绿色能源养殖平台;研究海水养殖环境数据传输和分析处理技术;研制在线水下环境监测设备和自动化投喂装备;开发深远海养殖平台管理离岸控制系统;筛选深远海智能化适养鱼类,构建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开展深远海光波互补养殖平台综合示范。
(二) 考核指标。 
1.建立适应南海海域的太阳能和波浪能互补智能化养殖平台1 个,水体 1 万立方米;
2.开发自动化投饵设施 1 套,养殖系统清洁设施 1 套,捕鱼装备 1 套;
3.研发远程控制养殖装备、鱼类、环境监控视频系统 1 套;
4.研发和集成水文、水流等海况实时监测装备 1 套;
5.开发物联网养殖管理信息系统 1 套;
6.开发适应南海海域的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的深远海养殖能源供给系统 1 套;
7.开展 2 种以上鱼类在深远海养殖设施上进行集成示范,每种示范鱼类不少于 2 万尾;
8.获得高质量发明专利 2 件(含 2 件)以上,软件著作权 2件以上。
(三) 申报要求:
须由企业牵头申报。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