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雷鸣强:高素质农民培育需多部门通力合作

日前,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经形成一支160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素质农民发展培育工作的提案》,建议深度破解高素质农民发展培育的体制机制及政策问题,加快推进高素质农民发展。

去年两会上,雷鸣强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提案》,并得到农业农村部的详细回复。“我国乡村人口约有5.6亿,相比而言,不足2000万的高素质农民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乡村人才的需求。”雷鸣强说,此番再次聚焦高素质农民发展培育的话题也是基于这一现状考虑的。

在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员吴易雄共同进行的持续跟踪专业调研中,雷鸣强发现,在贫困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依然占多数。从文化程度看,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占38.7%,大专及以上占15.8%。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程度虽然比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时要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离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对农民文化程度的要求相距甚远。从技能等级看,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无技能等级的占33.8%,初级的占34.2%,中级的占27.9%,高级的仅占4.1%。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出贫困化、男性化、低文化、高龄化、低技能化等特点,这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雷鸣强认为,这凸显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中,雷鸣强发现,现有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而如何进行农业经营涉及的内容较少。政府培训是农民从事农业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其次是“土专家”指导。相较于视频微课的培训方式,农民还是倾向于老师进行现场指导,这或许是由于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不够和便利性较差。

“高素质农民的培养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作为县、乡级农技推广重要力量的农技干部也尚未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的作用。”雷鸣强表示,当前,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仍然存在培训力量整合程度不够、培训方式不够“接地气”、培训内容针对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创新教育培训的多元出资方式,加大对农技干部的管理、考核和激励力度,让农技干部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农民进行技术服务上,提高农民对农技干部开展农技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电话